新聞動態
關于菊花的一些文化
菊花在我國的利用, 除觀賞外, 藥用、飲用的方法早已有之。
開封菊花味道甘而微苦, 其性微寒, 能治療頭痛、感冒等癥, 且具有明 目、清火的功能。以菊花作為食用, 近年來已成為飲食文化中的時 尚。從古代詩詞中也不難看出菊花早已備受人們青睞。賞菊之 風、贊菊之文, 歷代屢見不鮮。也就足以證明中國的菊花, 從古至 今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其原因除了菊花多姿多彩, 又具有藥用、 食用及飲用的價值外, 其臨寒不凋的風骨, 更是人們仰慕、贊賞、仿 效以至成為人們都希望擁有的品格。
(一) 登高賞菊 每逢九九重陽節, 我國人民仍保留著登高的習俗。古代民間 則有九九登高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 但除早菊及某些小菊、野菊 品種外, 那千姿百態的秋菊卻遲遲于農歷十月才能怒放。所以古 人只好在登山時共飲菊花酒, 待到農歷十月秋菊盛開之時, 再行備 酒宴客, 并作畫、吟詩共享人生之樂。
(二) 贈菊有別 以花相贈, 各國有之, 但贈花大都是有很多講究, 如情人節送 玫瑰, 母親節送康乃馨(香石竹) , 喜慶送紅色花, 喪葬送白色花這 是人所共知的。對于贈送菊花來說, 也是因習俗不同而有不同“ 送 法”。近些年送花的數目也為人關注。8 支表示“ 發”, 6 支表示 6 第一章 概述 “順”, 9 支表示“久遠”(或天長地久) , 最忌諱的是送3 支、4 支。而 在色彩上的選擇上, 會因人們接受的文化以及傳統習俗而不同。 有人以為黃色菊花是意味著黃泉路上相送的象征, 白色則為友誼、 坦誠、皎潔的使者, 但也有人認為白花是喪事的象征。因此, 要根 據受禮者的禁忌去贈予, 才不致招來不禮貌, 甚至不愉快的影響。
(三) 餐中極品 菊花中的梨香菊具有似梨的甜香, 清代曾作為貢品獻給西太 后, 贏得西太后的贊賞。“ 梨香菊”呈白色, 其花姿遠不如其他品種 的靚麗婀娜, 就因為具有梨香味, 不論古人今人都對其“ 情有獨 鐘”。餐桌上的“ 菊花鍋”就是在熬好的熱湯上面, 撒上“梨香菊”的 花瓣, 一絲絲、一片片漂浮在湯上面, 發出沁人心脾的淡香, 過去不 過是文人雅士享受的一種樂趣, 而今天卻是一種高雅的餐飲。“ 菊 花(花瓣) 炒雞片”、“菊苗( 嫩芽) 溜肉片”、“軟炸菊苗”、“菊花鍋塌 盒”、“菊苗雞蛋湯”以及“菊花拌肚絲”等都已成為當前高檔餐廳菜 譜中的名菜。
(四) 菊花詩詞 花卉是歷代詩人抒發情感, 比喻人品、影射朝政、閑情逸致的 對象, 而菊花的詩篇數僅次于十大名花中的牡丹和梅花。 頌菊詩詞, 歷代各朝多有文人墨客抒寫。但對菊花的描繪, 有 著各不相同的意境, 有的歌頌, 有的懷舊, 有的悲愁, 有的言志, 表 現了在歷史的不同時期, 各代詩人寫詩時的心態和時代背景。如 唐朝杜甫的《嘆庭前甘菊花》“庭前甘菊移時晚, 青蕊重陽不堪摘。 明日蕭條醉盡時, 殘花爛漫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 采擷細瑣升 中堂。念茲空長大枝葉, 結根失所經風霜。”是以花喻人, 借花寄 情。詩中以甘菊比喻君子, 而以眾芳比喻小人。其時又因為詩人 科舉落第, 終不能獲得一官半職, 認為自己的命運與甘菊極為相 似, 故此吟詩以宣泄心中的憂傷。杜牧的《摘菊》“ 籬東菊涇深, 折 得自孤零。雨中衣半濕, 擁鼻自知心。”以摘取菊花為主題, 表達了 7 菊花栽培新技術 自己的心態和志向。 在詩詞中還有表現菊花形象和用途的, 如白居易的《重陽夕上 賦白菊》“ 滿園菊花郁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 頭翁入少年場”; 贊其傲霜高潔之本性的, 如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 金裙, 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 似與歲寒俱。墮地良不忍, 抱枝 寧自枯”; 也有現代偉人如陳毅的《秋菊》:“ 秋菊能傲霜, 風霜重重 惡。本性能耐寒, 風霜其奈何。”毛澤東的《采桑子》:“ 人生易老天 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 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朱德的《賞菊》:“ 奇花獨立樹 枝頭, 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處日,
- 上一篇:菊花按照自然花期分類有幾種?
- 下一篇:開封菊花目前的生產現狀